陆远昭1928年12月生,南桥镇人,中共党员,大学文化,高级工程师。
1954年9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。历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114队副科长、山西煤炭化工局主任工程师,山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(后改地质局)总工程师、经理(正师级)、高级工程师(正教授级)太原晋辉煤田资源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、中国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、山西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职。
1980年,首次提出利用煤矿采空区建设地下水库和综合利用矿坑水的论述。其《山西地注构造与地下水富集规律》论文,首创利用地洼构造找水方法。因在《山西煤矿开采排水变化规律》论文中提出煤矿开采中水资源总量有增加而不是减少的新观点,被邀请参加第三届国际水资源会议。有《山西煤田水文地质》《环境地质》两部专著和《襄垣--潞城水文地质普查报告》《潞安南流水源勘探报告》等勘探研究报告30余篇,发表《太行山喀斯特发育规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》、《山西煤炭资源初步评价》等论文22篇,其中8篇分别获省部级优秀论文和科技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。陈向东1939年11月生,大盛镇人,大学文化,高级工程师。
1965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,曾主持国家“七五”期间攻关项目“矿井环境监测系统本安性能极限参数的研究”属国际领先,国内首创,获煤炭部奖;主持在甲烷气体中加氧气浓度提高本安电路安全系数的研究,创国际领先,填补国内空白。所研制的“DTS-1型电缆探伤仪”,获全国科学大会奖。曾编辑《煤矿电气安全与电气防爆》等书,参与编写《煤炭百科全书》有关条目,发表论文10余篇,还成功研制了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的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。